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产业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20-09-08    来源: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20〕28号)精神,主动适应贸易新常态,进一步推进我市外贸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按照中央“六稳”“六保”工作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大变局下的外贸发展趋势,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创新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全面推进贸易强市建设,加快培育形成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力争嘉兴外贸综合竞争力位居长三角城市群前列。

  到2022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3300亿元,其中出口总额2500亿元,出口占全省、全国份额稳中有升;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额500亿元;服务贸易增速高于货物贸易增速;外贸企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新型贸易规模和发展质量居全省前列,引领全省乃至长三角区域贸易高质量发展。

  二、做大做强新型外贸主体

  (一)引育品牌外贸公司。加强与上海、苏州等地商协会和办事机构的联系,着力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的专业外贸公司。各县(市、区)每年引育知名外贸公司1~2家。积极引进上海等地知名外综服企业入驻我市,切实发挥国贸云商、中基嘉实等核心外综服企业的带动作用,复制母公司的成熟经验和运行机制,推动辖区外综服企业适度有序竞争,为自营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提供服务,带动中小微企业开展外贸业务。〔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嘉兴港区、市商务局〕

  (二)加快外贸主体升级优化。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商协会的作用,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提升家纺、毛衫、皮革、箱包等传统特色产业和专业市场的国际化经营能力。推进桐乡玻纤、海盐紧固件等国家级、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通过“政府+协会+基地+企业”模式,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行业营销公司,抓好信息服务、技术研发、质量检测、金融物流等综合服务性平台建设。到2022年,力争全市国家级、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出口基地超过10家。〔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工商联、市贸促会、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嘉兴港区〕

  (三)创建嘉兴外贸网络学院。采取“线上+线下”融合方式,加强对外贸主体的有效培训。依托“96871”嘉兴市企业服务综合平台,创建嘉兴外贸网络学院,统一规划培训课程,打造常态化线上培训平台,2020年10月底前实现平台上线运行。选聘一批理论视野开阔、实操经验丰富的专家,组建嘉兴外贸讲师团,通过“基地+培训”的模式,增强外贸从业人员的实操技能、市场开拓能力和国际贸易风险防范意识。(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贸促会、嘉兴海关、市税务局、出口信保嘉兴办事处)

  三、增强外贸发展新动能

  (四)推动外贸回归工作。商务、统计、海关等部门加强联动,重点摸清“生产在嘉兴、出口在外地,进口在外地、消费在嘉兴”企业情况,通过综合分析研究、退税发票比对等方式,精准筛选回归目标企业,“一企一策”制定外贸回归方案。发挥自贸区嘉兴联动创新区先行先试优势,支持引导跨国公司在我市设立区域总部、功能性机构、贸易结算和融资中心,逐步发展总部经济。到2022年,力争全市外贸回归30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统计局、嘉兴海关、市税务局、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嘉兴港区〕

  (五)发挥外资企业出口优势。加大对出口型外资企业的招引力度,积极孵化出口潜力企业。加强与重点外资企业集团总部高管的互动对接,引导外资企业发挥跨国公司的优势,强化与国外母公司及关联子公司的业务协作,拓展外资企业来源地出口渠道和市场,推进外资企业与投资来源地的投资贸易双循环、双促进。积极帮助外资企业扩大产能,在技术人员招聘、要素资源保障和物流通关等环节上开辟“绿色通道”,全力帮助企业拓展市场。〔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嘉兴港区、市商务局〕

  (六)扩大高新机电产品出口。围绕嘉兴新制造“555”行动,大力引进培育航天航空、汽车零部件、集成电路、物联网、氢能源、人工智能等高端装备业和新兴产业,支持引导桐乡玻纤、海盐紧固件等产业基地改造提升。积极引育高新机电产品外综服企业,鼓励支持企业在境外主要销售市场建立服务网点(网络), 引导高新机电企业品牌“出海”。到2022 年,高新机电产品出口规模力争达到1200 亿元,占全市出口比重超过45%。〔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嘉兴海关、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嘉兴港区〕

  (七)深挖防疫物资出口潜力。引导纺织服装企业因势调整生产布局,延伸带动熔喷布等防疫物资产业链企业共同发展,打造防疫物资出口集聚地。积极引育医疗器械和生物制药企业,扶持相关人才项目落地,推动品牌企业国内外上市。帮助企业注册认证和申请防疫物资出口“白名单”,支持“白名单”企业扩产、兼并、重组。依托核心企业组建服务联盟或行业协会,制定和规范行业标准,举办防疫物资专业论坛、展会。支持生产企业与进出口企业抱团合作,统一原辅材料采购,深耕国际防疫物资市场。〔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卫生健康委、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嘉兴港区〕

  (八)提升嘉兴综合保税区功能。理顺嘉兴综合保税区A 区、B 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强化优势互补,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支持引导发展保税物流,引育知名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入驻嘉兴综合保税区,提升保税仓储、库存管理、物流分拨和配送等服务水平,推进物流、货代、金融等要素集聚。积极争取列入药品进口指定口岸,复制北京天竺综保区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业务模式,大力发展数字医药贸易。(责任单位:嘉兴港区、嘉善县政府、嘉兴海关、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

  四、培育外贸发展新优势

  (九)推动加工贸易优质发展。组织走访占加工贸易1/3比例的来料加工企业,综合分析研判,筛选目标企业,制定贸易方式转换“一企一策”方案,清单化、项目化、节点化推进。加快形成乐高等一批“来料加工”转“进料加工”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持续加大对服装、光机电、家具等加工贸易企业的智能化技改,推动生产企业由OEM向ODM、OBM转型。鼓励支持龙头企业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获取海外品牌、技术、营销渠道和人才等高端要素,实现研发设计、加工制造、销售服务在全球的整合,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责任单位:嘉兴海关、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税务局、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嘉兴港区〕

  (十)支持企业出口转内销。抓住政策窗口期,支持和帮助外资企业参与内循环,精准对接打开内销市场;引导外贸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国际双循环,鼓励外贸企业内外销产品一体化营销。支持毛衫、箱包等行业协会创建出口商品转内销线上平台,招引本地名特优商品、“嘉兴制造”商品进驻;支持行业协会或外贸龙头企业在机场、高铁站、旅游景区等设立外贸商品体验店、名品馆;每年举办嘉兴市出口商品展示展销会,创建长三角区域性品牌展会。推动外贸企业进社区、进步行街、进广场、进商场、进超市、进平台等“六进”行动,不断拓展内外贸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贸促会、市工商联、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嘉兴港区〕

  (十一)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积极发动外资外贸企业邀请境外母公司、合作单位参加进博会,瞄准有进口需求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组织开展供需对接。通过进口补助、税收减免、融资贴息等促进政策,加大国外先进装备和技术进口。组织举办水果高峰论坛、紧固件产业博览会等配套活动,做大做强进口水果市场、平湖国际进口商品城等进口平台和龙头企业,推动上海欧恒公司等专业水果进口商在我市设立外贸公司,与我市市场经营户开展业务合作,在嘉兴空港口岸获批后申建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推动中基嘉实扩大石油化工等大宗商品进口业务,力争2020年实现进口额15亿元左右,以后每年实现进口额80亿元左右。〔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嘉兴海关、市经信局、市贸促会、市供销社、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嘉兴港区〕

  (十二)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挥嘉兴作为党的诞生地的独特政治优势,充分利用世界政党交流平台,推动红色文化精品建设。鼓励文化企业开展文化服务出口业务,培育国家级、省级重点文化出口企业。鼓励企业开展研发服务、设计服务等技术出口,培育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大力促进服务外包转型发展,扩大工业设计、检验检测、供应链管理、医药和生物技术研发、电子商务平台服务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服务外包出口。完善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促进体系,积极争创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外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嘉兴港区〕

  五、推动贸易数字化转型

  (十三)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全面推进嘉兴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搭建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高标准规划建设嘉兴机场快递物流园区,加快建设嘉兴临空经济区、嘉兴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业务监管场站。争创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建立跨境寄递业务发展议事协调机构,提升海关、邮政等部门的监管能力。高标准推进“9610”(跨境贸易电子商务)、“1210”(保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项下业务;用好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新政,大力发展适合我市终端消费品出口的“9710”(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直接出口)、“9810”(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项下业务。〔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嘉兴海关、市税务局、市外汇管理局、嘉服集团、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嘉兴港区〕

  (十四)做大做强电商产业园。重点建设嘉兴电子商务产业园,加快现有园区“退低进高”步伐,规划建设一批标志性、高端化、特色化的电子商务大厦,引导散落在各区域内的电商企业在园区集聚发展、“上楼”发展;统筹园区周边CBD等资源,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园区仓储、物流、融资、孵化、信息服务等配套功能;出台扶持政策,精准招引国内电商头部企业入驻园区。加快发展“产业+电商”模式,提升海宁皮城、袜之源、毛衫汇、相伴宝、帘到家等一批知名电子商务平台类示范企业。(责任单位:南湖区政府、市商务局)

  (十五)培育发展MCN产业。积极引进MCN 网红机构,邀请上海等地知名跨境电商企业、“网红大咖”来禾,线上线下联动举办跨境电商资源对接、项目招引、人才培训等活动,优化促进跨境电商发展产业生态。培育壮大构美科技等一批本地优质MCN 机构,鼓励我市优质直播电商企业成为各大直播电商平台官方认证的MCN机构。用好海外留学生等资源,积极培育一批海外直播带货“网红明星”。指导高校和行业商协会定期举办直播电商基础知识授课。〔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市外办、市侨办、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嘉兴港区〕

  (十六)搭建行业性电商直播平台。与电商直播头部企业合作,打造行业性电商直播平台,推进全国首个家居产业带直播基地建设,推动各地电商产业园转型升级为直播电商产业园。发挥行业龙头企业或专业市场的示范带动作用,利用我市服装、箱包、毛衫、袜业等产业集聚、产品终端化的优势,推动平湖国际箱包城等“直播电商+产业集群”模式发展。积极扶持在我市注册并实施主播培训孵化的专业培训机构和单位,更好地吸引、留住各类电商直播人才来我市创新创业。〔责任单位: 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工商联、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嘉兴港区〕

  (十七)推进数字化拓市场。根据后疫情时期市场变化,加强与上海、杭州等地知名会展公司对接,梳理一批高新机电产业和传统产业数字化展贸平台,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借助会展公司数据运营能力、客户资源渠道,提升企业线上参展的效率和效果,帮助外贸企业拓展数字化贸易增长空间。全市每年组织企业参加数字展贸不少于300场次。顺应个性化、多样化新消费趋势,支持纺织服装企业改变以往单一的大批量订单方式,与大数据企业合作,通过大数据分析、线上推送,引导企业接“小单”“快单”,研发改造柔性生产线。〔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贸促会、市工商联、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嘉兴港区〕

  (十八)建设数字自贸区。全力参与我省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聚力数字贸易发展和传统贸易数字化转型,积极引进和培育综合性服务平台,推动企业提升贸易数字化管理能力,形成以数据驱动为核心、以平台为支撑、以三产融合为主线的外贸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模式。加快数字赋能产业步伐,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5G在工业领域广泛应用。实施数字生活新服务行动,推进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传统零售企业数字化、夜间经济数字化,推进街区(商圈)数字化改造。(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贸促会)

  六、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

  (十九)优化全球市场布局。引导企业通过“网上参展”“线上拓市”等方式,全力稳住美、欧、日等传统市场。提高新兴市场在外贸出口中的比重,聚焦重点企业、优势产业,全面摸排皮革、毛衫、服饰等传统优势产品,推动我市知名企业在“一带一路”市场建立营销网络、展销中心、体验馆,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通过华友钴业、振石集团、卡森集团等“走出去”企业带动境外企业所需的机器设备、原材料以及生活物资等出口。力争到2022年,全市对“一带一路”市场出口占比超过35%。依托我市汽车及配套产业基础,争取二手车出口试点,推动我市二手车向新兴市场出口。〔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贸促会、嘉兴海关、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嘉兴港区〕

  (二十)完善国际营销和服务渠道。加强国际营销网络建设,鼓励企业通过设立境外分支机构、零售网点、售后维修服务网点、海外仓等方式,扩大国际营销网络覆盖面。充分发挥境外禾商、驻外机构、海外中资企业协会作用,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公共服务平台和海外商务代表处,加强对重点市场相关法律、准入政策、技术标准、市场信息等搜集发布,帮助我市企业在当地参展洽谈。指导企业积极申请AEO 认证,用好我国与1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AEO 互认,帮助企业降低出口成本、提高通关效率。(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贸促会、嘉兴海关)

  (二十一)推进海外仓建设。健全海外仓建设政策促进体系,通过融资贴息、风险资金补偿等方式,引导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外贸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自建海外仓,创新推进“跨境电商+海外仓”B2B2C业务模式。在“96871”嘉兴市企业服务综合平台上定期公布、更新海外仓信息,促进供需对接,提高海外仓使用效能。推动海外仓服务升级,推进海外仓与境外营销网络、物流体系共融互通。到2022年,力争全市海外仓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贸促会、嘉兴海关、各县(市、区)政府、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嘉兴港区〕

  七、强化外贸发展服务保障

  (二十二)加大金融信保支持。通过“政策性信保+银行授信+政策风险担保”的融资模式,大力推广“嘉贸贷”金融产品。鼓励银行机构结合内部风险管理要求,与资质较好的外贸类服务平台进行合作,获取贸易相关信息和资信评估服务,优化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保障出运前订单被取消的风险。加大对企业开展境外资信调查的支持力度,提高企业接单能力。2020年底前,根据外贸企业申请,可合理变更短期险支付期限或延长付款宽限期、报损期限。(责任单位:人行嘉兴市中心支行、嘉兴银保监分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金融办、出口信保嘉兴办事处)

  (二十三)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和应用,进一步压缩海关整体通关时间。宣传推广我国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已签署的自贸协定,鼓励企业用足用好自贸协定优惠政策开拓新市场。支持和推动上海、宁波等地知名船代、货代企业在我市设点布局,与国贸云商、中基嘉实等外综服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加大外综服企业信用培育力度,使更多符合认证标准的外综服企业成为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AEO)。(责任单位:嘉兴海关、市商务局、市贸促会、市交通运输局、嘉兴港区)

  (二十四)共建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完善“96871”嘉兴市企业服务综合平台“外贸通”版块建设,加快企业码专区外贸事项建设,充实完善市场拓展、海外仓等服务事项。依托“96871”平台,实现与相关涉企服务部门的系统平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服务共推,提高外贸政策宣传、业务培训、奖励兑现的精准性和时效性,不断优化外贸企业的整体营商环境。依托“96871”平台,加快惠企政策线上兑付,推动外经贸专项资金直达企业。(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市政务数据办)

  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9月8日

上一条: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嘉兴市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十条政策措施的通知
下一条: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嘉兴新制造“555”行动的若干意见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 沪ICP备2023002757号